040206—運動康復
專業簡介:上海體育學院在1989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在國內率先招收“體育保健康復專業”本科生,1997年改名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2004年,教育部同意“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作為目錄外專業在高等院校試點開設,2012年教育部將該專業定為特設專業,更名為“運動康復”。經過多年的努力,上海體育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質量、梯隊性的康復教學、科研、治療的師資隊伍,建有完善的與運動康復相關的教學實驗室及醫學中心,可以滿足運動康復專業本科教學、實踐、實訓的需要。
運動康復是上海市教委“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作為新興的體育和醫學交叉結合的前沿學科,是為彌補我國康復人才緊缺的局面,適應社會對健康及康復的需求而設立的體育與醫學交叉的專業。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需要逐步形成以職業為主體,添加專業素養培育,形成以職業能力發展、精尖專業培養為主線,適應社會發展、就業環境和學生個性的新型多點位人才培養模式。該人才培養模式以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學、運動損傷康復學以及運動損傷防護學為運動康復專業核心素養。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的運動科學知識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自主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有序的組織并實施教學活動,達到面向國家戰略,對接國際標準,培養一流運動康復人才的目標。
培養目標:運動康復專業以“對標國際水準,服務中國社會,發揮上海優勢,體現上體特色,成就個人夢想”為專業定位,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一般人才能力、扎實的運動科學人才能力以及運動康復專業人才能力,以運動康復循證為特色,系統掌握運動與肌肉骨骼系統疾病評估與診斷、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干預、運動處方制定與實施、特殊人群運動康復方案制定,運動康復專業外語與溝通等技能,具備在各級運動康復機構、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療養院、社區健身中心,健身俱樂部從事與骨骼肌肉運動系統疾病相關的運動康復治療素質的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與國際化人才培養要求接軌的高層次應用型運動康復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運動損傷與康復、運動康復治療技術、肌肉骨骼康復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就業去向:各級運動康復機構、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療養院、社區健身中心,健身俱樂部等。